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4的文章

愛迪生的啟發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( English ) 聯合國氣候高峰會 (COP) 的結論,幾乎變成能源發展政策。 根據國際能源署 (IEA) 的資訊, 全球 2023 年用電量合計約 3.99 兆美元 — 畢竟是龐大的商機;而且,「 人工智慧 」 (AI) 的使用預計將增加 40% 以上的用電量,亟需解決方案。與其研究小型核能模組反應爐 (SMR) ,不如回頭看看當年愛迪生 (Thomas Alva Edison, 1847~1931) 的「 電力運用觀點 」。 愛迪生紀念塔 ( 門羅公園 ) 「 書中自有黃金屋 。」宋真宗在〈 勸學詩 〉如是說,沒有藝術天份的我將之當成真理。小學四年級時,我收到生平第一份生日禮物《 愛迪生傳 》,是義兄楊世榮送的;如獲至寶之餘,看了又看,看到書都變厚了。受到啟發之餘,持續透過大量地閱讀吸收知識,真的帶領一家人脫貧轉富,創造了台灣的精密工業,也送給世人一個「 非接觸式科技 」的世代。 愛迪生十來歲就出外打工, 16 歲在舊書攤看見一本法拉第的《 電學概論 》,如獲至寶,開始鑽研和電有關的物件,發明了「 四路電報機 」 ( the Quadruplex Telegraph ) ,自動報價機 (Stock Ticker) ,賺得鉅款,而能在紐約大都會立足。 愛迪生發明的報價機和四路電報機 小時候,在家都吃不飽,所以經常到沙卡里巴,義母郭瓊櫻總是把自己的胃填得滿滿的;最重要的是,義兄會拿一堆漫畫書給我看。自從蒙光所照之後,我開始努力地強迫自己鍛練技術;再到沙卡里巴時,除了新出版的漫畫書之外,也看起「 報紙 」。所以,即使在放牛班,我閱讀的數量遠超出升學班者所能想像。 首先,發現自己有很好的文筆;公園小學的導師丘森然出了個「 我的志願 」作文題目,運筆如飛,洋洋洒洒地把「 我的志願是當大隻竹雞仔 」描繪地淋漓盡致,當然把導師給氣瘋了! 自己幸好有個堅忍不拔的祖母,從小就教道:「 人不學,不知義 。」使我對父母的「 不閱讀、不學習 」負面教材,變成自我警惕的關鍵 — 只要反著來就對了;例如父母不願意學習國語,把國語學會就對了。父母不願意讀書,大量地閱讀各種書籍就對了。 除了專業書籍,文史哲都看,沒時間看電視,就看《 電視周刊 》;沒時間去了解異性,就看《 幸福家庭 》。甚至於有人拿閣樓來,不僅看圖片,也看文字,不懂的就查字典,有個「 juicy 」